今年四月,我有幸参与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离退中心)精心策划组织的“奉献美丽中国,映照初心使命”浙江研学活动。在这趟意义非凡的研学旅程中,同行的30余位成员,大多是来自部直属艺术院团的退休人员,他们虽已告别舞台却始终心系艺术传承。
活动期间,我们怀着虔诚与热忱,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高屋建瓴的理论,如一束束强光,穿透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我们艺术生涯的新征程。离退中心的三位指导员以专业的视角和饱满的热情,对研学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与辅导,让我深受触动,感悟颇多。
作为国家艺术院团退休的演艺人员,我们虽已告别了舞台,但艺术的使命远未结束。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职责不仅在于珍藏往昔的艺术辉煌,更在于成为文化艺术的播种者与引路人,助力地方文化艺术的普及与繁荣。我们要用精湛的技艺与真挚的情感,为民众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让他们在艺术的滋养下,实现精神世界的富足与成长,进而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离退中心大力推行的“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在这一伟大使命的感召下应运而生,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热情竭诚的精神令我们由衷地敬佩,他们的朝气与活力、专业与担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原来文化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交接,更是艺术火种的绵延。

如果说浙江之行是文化传承的深耕,那么六年前的拉美巡演则是文明交融的绽放。2016年11月,中央民族乐团演职人员一行百余人,历时近20天,跨越浩瀚的太平洋,飞行4万余千米,来到了拉丁美洲。乐团途经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美国的迈阿密,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瓜纳华托、克雷塔罗、墨西哥城6座城市,经历数千千米的飞机和大巴的奔波,接连到访当地顶级剧院,为各地观众奉献了7场《印象·又见国乐》精品演出。
我们以琴弦作舟,载着五千年文明驶向美洲大陆。这场巡演从内陆一路演到高原、海滨,大家的衣着由夏转秋再到冬,一路上的环境、季节、场景,如走马灯般变换,这段旅程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奇趣,大家努力适应、全力展现,全程精神抖擞,呈现出了最佳演出效果。
这是中央民族乐团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演出,重新定义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高度与成就,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为年轻演奏员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能够放飞梦想。
这场演出精彩而热烈,每次演出都能收获热情的欢呼和长久的掌声,我们说得最多的词就是“感动”。这一路,我们不仅感动于观众的支持与鼓励,更要感谢中央民族乐团演职人员们的团结与奉献精神,路途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承载着团队成员间浓厚且珍贵的情谊,彰显着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很令人感动。
这两段跨越山海的旅程,在时光长河里交织成文化传承的双螺旋。在浙江,我们是扎根大地的蒲公英,将艺术种子播撒乡野;在拉美,我们化作文化信使,让中国韵律激荡世界回响。而今虽鬓染霜华,但“戏台会老,戏魂常在”。正如那些曾被我们演绎过的经典,不仅没有过时,还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不断绽放新姿。文化长河奔流不息,银发艺者的使命,便是将毕生凝练的艺术精魂化作滋养后浪的涓涓细流。或许这正是文艺工作者的永恒使命——以艺术为桥,让传统与现代对话,让中国与世界共鸣。这何尝不是生命最动人的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