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草房子》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代表作。自1997年出版以来已再版了500多次,总发行量达3500万册,在中国文学界广受赞誉,还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语等多种版本,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喜爱。这本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话剧等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
被誉为“走进书本中的《草房子》,回归童年的快乐”的草房子乐园是作者家乡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政府敏锐地抓住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重要契机,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涵,历经4年打造的一座占地350亩,以草房子乡情文化为主题、以研学教育为中心、以素质拓展为内容的集乡情、文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乐园,也是国内首家以一部作品为原型打造的儿童文学研学基地。202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文学与旅游产业化融合发展的典范。

初识“草房子”
前年秋天,应曹文轩邀请,我们一行近20位北大老同学及家属走进草房子乐园,开展为期3天的研学活动。
当天抵达草房子乐园时已经晚上了,夜幕笼罩下的草房子乐园非常安静,接待大厅和人行道两旁闪烁的灯光,与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显得非常神秘。四处看看,心想这就是心心念念了很长时间的草房子乐园吗?
简单用完餐,我们入住草房子酒店,这是国内首个儿童文学亲子酒店,也是草房子乐园的主要配套设施。草房子文化IP深度植入了乐园和酒店的每一处,146间主题套房被打造成星空、航海、积木、泛舟四大主题,为亲子家庭带来沉浸式的文学与游乐体验。
我和夫人入住的是航海主题房,房间内有2张成人床和1张儿童床,儿童床被设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墙壁上还挂着方向舵、救生圈等装饰物,房顶上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小灯泡。卫生间也非常人性化,除成人使用的洗手盆、马桶外,还有专为小朋友准备的小号洗手盆和马桶等。整个套间的布局和设计非常温馨和舒适,很受小朋友喜欢。
第二天一早,叽叽喳喳的鸟语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推开窗户一看,哇,满眼的绿意!深绿的是成荫的灌木,浅绿的是刚长出嫩芽的枝条,翠绿的是像绿毯似的草坪,还有花坛花丛和曲曲弯弯的小河流淌……草房子乐园真是个大花园。
与曹文轩共游曹文轩个人展区
吃过早餐,我们老同学一行开始参观乐园,其中一个重要区域是曹文轩个人展区。曹文轩首先带我们参观了油麻地小学,有两栋简易的、属于那个年代的砖木结构的教室,教室前有个小操场,后面有条小河。右侧穿过一个月亮门,是曹文轩一家居住的两间平房。我们原以为这是特意打造的一处旧房子,曹文轩解释说,这就是他求学和生活了近20年的地方,盐城学富镇周伙村小学,也就是油麻地小学的原型。在操场上,曹文轩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他童年生活的一些趣事,如把自家的碗柜锯掉改做鸽笼,把家里的蚊帐剪掉做成捞鱼网等。做了这些“蠢事”的后果就是免不了遭到父亲的“胖揍”,我们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桑桑这个人物身上有许多他的影子,“我就是桑桑”。在曹文轩家简易的住房里,他环顾四周,深情地说,虽然他后来进了城,创作了不少小说,但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都离不开水乡,离不开油麻地小学,离不开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等童年小伙伴。甚至,工作环境中没有水,他几乎写不出东西。我们忽然明白,这里就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起点,也是他几十年来奉献给读者一部又一部精神食粮的创作源泉。
走出油麻地小学,前面是一小块绿地,边上有一排平房和鸽笼。听到有人走近,屋里走出一位憨厚的中年男子。曹文轩介绍说,这是他的中学同学,饲养鸽子非常有经验,退休后被草房子乐园聘为员工专职养鸽子。随着一阵“扑扑扑”的声音,一群鸽子腾空跃起飞向湛蓝湛蓝的天空。有同学说道,前几年他读过曹文轩2016年出版的小说《凤鸽子》。现在看来,这是曹文轩长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包括别人的养鸽经验,最后经过沉淀和艺术加工,给孩子们编织的一个关于鸽子的童话故事。我们大家都非常赞同。
接着,我们来到文学馆。这是一栋3层楼高的现代化建筑,人字形的房檐镶嵌着用工业材料做成的“茅草”。馆内通过光影科技、生活场景、手稿藏书等展示了从这块生态优美、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如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得者李有干,三次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奖获得者杨守松等。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我们的老同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在曹文轩旧居,有一张大照片——曹爸爸斜靠在一张躺椅上、曹文轩站在边上,我们驻足观看了好长时间。从父子两人的衣着看,年代已很久远了。曹爸爸原是周伙村小学的校长,算是曹文轩走上文学道路的启蒙老师。平时,他既有许多学校教务工作要处理,又要操心全校几十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会有更多时间去关心儿子的成长。但是从这张照片上还是能看出曹爸爸流露出的那种对儿子的慈爱与期盼。曹文轩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20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并且每年问世的佳作不断,还成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然而令人唏嘘的是,曹爸爸早在1998年就不幸去世了,没能亲眼看到儿子的卓越成就,算是一桩憾事。
在曹文轩大学时代展区,青涩的曹文轩与十几名同学在北大南门的一张合影引起大家热烈讨论。有同学指着照片上一个人问:“这是谁?”“这不是某某同学吗?”“怎么一点不像?”
“哈哈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是因为照片里的大多数人参加了这次研学活动。经一位同学提议,我们这十几个老同学再按这张照片的顺序站位,拍下了一张50年后重逢的珍贵合影。
在文学馆展览厅中央,摆放着一排展柜,里面摆放着曹文轩无偿捐赠给草房子乐园的小说《草房子》手稿和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证书。展柜后面的一根柱子上悬挂着一个很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2016年4月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后发表的获奖感言。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奖项,因此虽然已过去七八年,但当看到意大利博洛尼亚隆重、庄严的颁奖典礼画面时,仍让我们激动不已。
在一面硕大的白墙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曹文轩版权输出书目封面。曹文轩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俄等40多种文字,累计出版220多种书,畅销世界各地。这里陈列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特别令人震撼的是,曹文轩无偿捐赠给草房子乐园的价值80多万元的各种书籍,据说当年从北京运这些书到盐城足足拉了好几卡车,如今在这里被摆进两层楼高、半圆形的大书柜,如想翻阅最上面的书籍,还要爬楼梯。一位同学指着大书柜说,像不像一座书山?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像”。他又夸赞道:“人生就如爬山,要想做成一门学问,靠走捷径或偷懒是不可能成功的。唯有不畏艰辛、努力登攀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顶点。曹文轩同学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游园的快乐时光
下午,在曹文轩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游览了室内的淘乐堡和室外的童话乐园。
淘乐堡分为4个区:嬉戏区,结合绳索探险、蹦床、滑梯等游乐项目,让孩子们在嬉戏玩闹中释放天性。科普区,含水乐堡、科普墙等益智活动,让孩子们边学边玩,娱乐学习两不误。梦幻区,用沉浸式造景手法,融入声音互动、道具互动等技术,以儿童文学为主题,还原游戏场景,让成人和孩子一起体验。轻食休憩区,是陪同的家长和孩子们稍作休息的地方。虽然这些游戏项目早与我们的年龄而远去,然而看到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开心玩耍得不亦乐乎,我们也仿佛回到了难以忘怀的童年。
童话乐园则根据曹文轩经典小说中的元素打造了一座主题乐园,有柠檬蝶乐园、夏天乐园、菊花娃娃乐园、萌萌鸟乐园、羽毛乐园、巨虫乐园、巨果乐园和天籁之声乐园。我们除在各自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前照相留影外,还相约,下次一定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来草房子乐园游览。
晚上,我们在草房子剧场观看了由园区员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草房子》,桑桑、纸月、陆鹤、杜小康等人物形象鲜活地从舞台走到我们中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冲击和艺术的享受。同时,这种时空上的转换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从《草房子》到草房子乐园,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的匆匆脚步。
一天的研学活动既充实又快乐,我们忘了年龄、忘了时间,尽情地释放天性、尽情地享受生活,好像一群快乐的老顽童。同时,我们还惊喜地发现,草房子乐园的每一片树叶、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美丽的童话故事,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活动项目,都体现出设计建设者的匠心和构思。而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草房子乐园不愧为青少年朋友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实践基地。
同游同学重温同窗情谊
为了加深我们对草房子乐园周边环境及盐城市整体发展的了解,接下来的2天,我们在导游的陪同下,又参观游览了市内的大纵湖新四军军部、东晋水城、串场河畔的水云阁、盐立方电视塔、水街和花街等景点。由于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所以毗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盐城条子泥湿地是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的“温暖驿站”,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来得及去参观考察。离开盐城的第二天,即9月25日至27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此召开。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近千名嘉宾和代表汇聚盐城,探讨这块处在经济发达地带的世界自然遗产,如何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的绿色低碳之路。虽然有些遗憾,但完全可以相信,随着草房子乐园的声名鹊起,以及盐城周边旅游景点设施不断地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到草房子乐园旅游研学,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玩耍中学习和掌握文学艺术知识、科学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后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郑雅玲同学想把这次的草房子乐园之行拍成一部短片,行程结束时还需要补拍一个镜头,即全体同学及家属站在一座拱桥上,面对由远而近的无人机做欢呼的姿势。这组镜头虽然是摆拍,但同学们的感情都很真挚,而且依依不舍。当无人机缓缓从我们头上飞过时,大家尽情地叫着、欢呼着,补拍镜头一次成功。突然,站在后排的曹文轩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不知道刚才我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大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些茫然地看着他。曹文轩说,他刚才最想看到的是无人机是怎么掉进水里的!“哈哈哈……”大家爽朗的笑声再次响起。许久之后,大家回过神来,豁然明白,为什么近70岁的曹文轩同学仍像几十年前的“桑桑”,头脑里总会闪现出一些奇思妙想,这大概就是他几十年来永葆童心、不忘初心,为读者,特别是小读者,奉献一部又一部经典佳作的密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