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生命因合唱而动听

2018-03-12    来源:

人物简介

斯琴高娃,1944年3月生于内蒙古,原中央乐团合唱团团员,高级声乐教授。曾多次随中央乐团参加国际合唱声乐比赛和访问演出,担任过领唱。从事声乐教学45年,培养了大批声乐人才。现任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公务员合唱团声乐指导。1997年退休。


斯琴高娃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的一名歌唱演员,退休后一直担任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声乐指导老师,常年奔波于北京与海口之间。“爱乐女子合唱团”作为海南的一个文化亮点和品牌,早已是蜚声海内外了,它就像一朵瑰丽的花朵盛开在海口这座风光旖旎的城市之中。

“爱乐”的翅膀

退休后,作为海南媳妇儿的斯琴高娃从北京来到了海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带给海南人的是一副好嗓子,他们的乐感普遍较强,因此城中业余的合唱团队不在少数。

2004年,海口市公务员合唱团知道斯琴高娃在退休前曾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的演员,于是就聘请她过来担任合唱团的声乐指导。当他们听了斯琴高娃的演唱,对她那宽阔的音域、华丽的音色、富有穿透力的质感简直是赞不绝口,大家对合唱团在斯琴高娃带领下的成长发展信心满满。

公务员合唱团的学员多来自基层,虽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但也多用真声在唱歌。面对这一群热爱歌唱的学员,斯琴高娃耐心地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她让学员捏住上嘴唇唱,让他们说悄悄话,还让他们弯腰低头唱着找位置……这种看似有点“土”的办法其实很实用,学员们逐渐找到了位置,找到了感觉,练声的时候“白嗓”渐渐少了,音色听起来顺耳多了,唱和声的时候也像模像样了,一段时间后合唱团的歌唱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而此时,见识到斯琴高娃的音乐指导水平后,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开始邀请她前来参加爱乐合唱团的声乐指导工作。

“爱乐”是一支全部由女子组成的合唱团,而且在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大家自愿定期缴纳团费,团员们常常要自己垫付车费、汽油费、服装费等。有时参加国内或国际比赛,合唱团也会争取到一些赞助费用,但往往杯水车薪,入不敷出。尽管困难重重,但这群骨子里热爱音乐的姑娘们一直在坚持着。斯琴高娃被她们的这种精神深深感动着,面对邢增仪团长的诚挚邀请和姑娘们对歌唱的热情,斯琴高娃最终决定留在“爱乐”担任指导,直到今天,已有13年之久。

爱乐女子合唱团的成员大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水平,但斯琴高娃教学严谨,要求严格,她非常看重学员的音准、节奏和声音,并要求大家背诵曲谱,认真练习。她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大家去唱,并带领大家循序渐进去练习。她不断帮助学员调整发音的气息和位置,教大家如何规范地去发音。她告诉学员美声唱法的发声位置在“上口盖”,要运用丹田的气息,发声的时候气息不能碰喉咙,要直接打到“上口盖”和鼻腔,让声音产生共鸣。在斯琴高娃的指导下,“爱乐”俨然成为了一支高水准的合唱团体,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热爱歌唱的人加入。

在斯琴高娃及所有学员的不懈努力之下,爱乐女子合唱团在国内和国际合唱比赛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2004年的中国第七届合唱节,“爱乐”喜获金牌;2005年代表中国参加韩国亚太经合会举行的国际合唱比赛,又大获好评;2006年在中国第八届国际合唱节荣获银奖、女声组第一名……

《蓝色多瑙河》《美丽的梦神》《我祝福你森林》《雨后彩虹》《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红色娘子军》《超越巅峰》,合唱团歌唱的这一首首或抒情或激昂的歌曲,凝结着斯琴高娃一点一滴的心血。随着“爱乐”知名度的提高,团队走出国门参加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015年在加拿大和美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演出的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大合唱》中,71岁的斯琴高娃还在高声部亲自参加了演唱。在国外演出时,她总是提醒团员:“出国演出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别忘了,作为一个团队,我们代表了国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反映出国家和民族的风貌,所以我们必须要格外注重个人素质,要彰显出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自信。”

13年来,斯琴高娃带领下的“爱乐”留下了一串串公益足迹。她们一向不计报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无偿演出过上百场。同时“爱乐”还为海南省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积极助力,如“建省十周年”“抗洪救灾”“椰子节”“欢乐节”“新春音乐节”“博鳌论坛”等。“爱乐”为普及海南省的高雄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斯琴高娃退休后不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义务为“爱乐”指导声乐,在2010年,她还在海南红二代聚会时提出并创建了红棉合唱团。合唱团创建初期,斯琴高娃事事亲力亲为,不仅是声乐上的教学、指导,连管理组织的事务性工作她也同样参与,还亲自挑选人才,任命合唱团的团长、副团长等。

红棉合唱团的成员多来自红二代,业余歌者较多,且成员年龄普遍偏大,身在“爱乐”的斯琴高娃在那两年中只好经常两边跑来跑去。但她仍不改严谨的作风,挨个儿从最基础教起,让学员学会规范的发音,这使得红棉合唱团在初建的两年中便获得两次全国合唱金奖。

百里山乡百里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却没有完全跟上脚步,显得比较单调,村民们一天劳作下来,到了晚上无所事事,致使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滋生,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海南省屯昌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黎小红见此不免担忧,于是便决定创建一个农民合唱团,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经历过艰苦岁月的斯琴高娃一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深知农村需要文化,文化也需要农村,农村有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城里的艺术工作者下乡,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而且能使自己的作品变得鲜活而富于生活气息。

自1999年,她与黎小红部长便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下基层教学活动。斯琴高娃对各个乡镇里的农民合唱团直接进行辅导,同时还专门辅导农民演唱团的音乐老师。

在乡下,看着农民那黝黑的皮肤,斯琴高娃深知他们劳动的辛苦。乡民们吃罢晚饭就会准时赶到当地的篮球场参加合唱排练,参加合唱团的成员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只有20来岁。灯光一开,球场上除了合唱团的声音,各种各样的虫子便也一起来了,它们围着人群飞来飞去,“啪啪啪”直打脸。而站在队伍前的斯琴高娃却一点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她依旧一丝不苟地教大家发音,满怀激情地挥舞着手臂,指挥大家唱歌。

她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祖国不会忘记我》三支歌巧妙地配合在一起教大家演唱。她逐字逐句地教,见谁唱得不错,就让他去教其他唱得差的人,而自己又赶紧去教另外一个声部。就这样,斯琴高娃在两年内愣是走遍了屯昌县的每一个乡镇,所指导的农民人数多达万人。有一次,她的三名学生陪她一同前往乡村教学,习惯了城市优渥生活的学生见老师在乡下的教学如此艰苦,都忍不住掉下泪来。

为了指导农民合唱团,斯琴高娃忙完“爱乐”的工作,便会在每周五的下午急匆匆地赶往乡下,周一再返回海口的“爱乐”。如此奔波劳碌,可她却从没叫过苦,也从没停下过脚步。

斯琴高娃的辛苦在2011年终于取得了硕果。那一年恰逢海南解放六十周年,屯昌县枫木村的60位从未登过舞台的农民成功地将三首歌曲精彩演绎了出来,农民合唱团大获好评。后来,由斯琴高娃指导的近万名农民组成的“万人合唱团”,分主次场又在屯昌县做了盛大的表演,并且在全国农民合唱比赛中得到了第八名的成绩。农民们都感念这位不辞劳苦的声乐指导教师。是大合唱让他们感受到了歌唱的魅力,是大合唱改善了农村的民风民情,使得农村生活更加安定与和谐。可以说,斯琴高娃为海南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扶贫助困育桃李

斯琴高娃在“爱乐”授课时,一位乐队的指挥为她推荐了一位音乐天赋极强的学生,但这名学生家境困难,父母下岗,无人照顾。斯琴高娃对小女孩的遭遇深表同情,当即决定免费为其教授音乐知识,并资助她完成学业。

如今这位名叫吴艳的小女孩已顺利从海南大学毕业,而且令斯琴高娃欣慰的是,吴艳已举办了属于自己的个人演唱会。想起吴艳当年在自己家中学习时的样子,斯琴高娃说:“我手把手地教她,一个礼拜两堂课,周末她就来我家吃饭,我到哪吃饭也喜欢带上她。”一路走来,吴艳在斯琴高娃的心中就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不管是音乐还是生活上,她都竭尽心力地给予关心和照顾。

斯琴高娃收学生的标准依然离不开音准、节奏和声音三个要素,而且她更看重培养年轻一代的新生力量,后来陆陆续续她又资助了三位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梁玮琪是一位来自海南保亭的黎族人,他传承着当地独有的民族歌曲——黎歌,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接受音乐教育。在斯琴高娃的帮助下,他最终考取了中央民族学院,并经常以黎歌传承者的身份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大大传播了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唱艺术形式。还有被资助的奕彤,如今已经在海南团中央工作。斯琴高娃还劳心劳力地帮助自己的学生开拓演出渠道,她想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好声音。

合唱凝聚了力量,它让“爱乐”有了飞翔的翅膀;合唱带来了安详,它让农民有了舞台的辉煌;合唱铸造着希望,它让更多的孩子远离孤独的流浪!听吧,斯琴高娃,还在引吭高歌!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