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正能量

选择字号:

林又华:感恩传承,创新教学

2018-08-27    来源:正能量

林又华

林又华
人物简介

林又华,1944年出生于北京。原中国京剧院(现更名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青衣演员。

现担任京剧教师,辅导专业演员、京剧票友及学生艺术团成员数百人。2007年被聘为和平里街道学习型社区讲师团名誉讲师;2010年被东城区教委评为东城区年度优秀市民学习指导教师;2015年,主编教材《京剧表演(青衣班)》在北京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讲义、手册)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1996年退休。

林又华虽已年逾70,但身板挺直,姿态端庄,十分健谈,一聊到戏曲更是滔滔不绝、热情洋溢。出身梨园世家的国家京剧院青衣演员林又华退休后,虽然告别了专业表演的小舞台,但受东城区教委的邀请又重新登上了社会的大舞台,继续为普及和传承京剧艺术做贡献。抱着感恩之心和对戏曲的热爱之情,林又华开始了长达20年的公益之旅。对于林又华来说,戏曲是已经融入血脉、无法割舍的存在,而公益则让戏曲插上了翅膀,于另一方天地中焕发出新生。

是报恩亦是传承

想要报答老师的培养之恩、感念家族给予的戏曲天赋,再加之林又华自己也对于国粹京剧有着深深的热爱,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林又华即使退休也没有真正把京剧放下,而是一直寻找着要为京剧做些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和老同学交流时,老同学说:“咱们感念师恩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把他教给咱们的好东西传下去就是最好的报恩方式。”就是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林又华。

“传承即是报恩”一下照亮了林又华的心,她决定为传承京剧做点实事。恰好当时固安戏校缺乏师资,那边的熟人找到林老师,想请她前去任教,她便欣然应允了。

生活中的林又华淡泊而随性,对个人得失看得很轻,对许多问题从不较真。但一遇到跟京剧有关的事情。她便较起真来,丝毫马虎不得,仿佛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神圣的使命感。林老师对待演戏、教戏都是如此。

林又华对学生如同当年恩师对自己一样,也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并且想方设法带着学生走“捷径”。

在发声方法上,她牢记老师们强调的一个“顺”字。至于如何做到“顺”,当年学戏时老先生们的嗓子已经示范不了了,全凭自己课后摸索,林又华却可以给学生们做示范。天赋的条件加上科学的训练,让林又华的嗓音到了老年依然又宽又亮。她每次都亲自带着学生找共鸣,告诉学生“顺着我的竿儿爬”。这样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学起来容易得多。

在身段上,林又华受到当年一位女老师的影响很大,这位老师帮林又华改掉了从男旦老师那里继承的过分含胸与收敛的习惯,让她的动作更加舒展大气。林又华悟到:女演员不需要通过刻意“缩小自己”来模仿女性,而尽可以利用女性本身柔美的曲线,在不离戏曲规律框架的前提下,充分展示亭亭玉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挺拔而健康的美。

这个小小的转变,是重大艺术观点的转变,林又华用了一生来实践它,还将古典舞的身韵吸收到自己的身段中,使表演更有韵味,更加亭亭玉立。这些细节,初学者光靠模仿是很难领会要义的,林又华便在身段教学中对女学员们反复强调天然的女性美,告诉学生哪里要注意用腰,哪里要挺拔一些,并亲自示范。林又华要求学生,《贵妃醉酒》一个简单的交扇动作,做出来也要婀娜多姿,给观众呈现一个完美的立体曲线。

在学习唱段和剧目时,近些年有了便利的录音、录像资料可供学习模仿,然而缺乏足够基础的学生,光凭看录像只是依样画葫芦,并不能理解并掌握重点。林又华就把录音、录像中最关键的要点全都分析透彻讲给学生,还指导学生怎样学会听录音、看录像。学生们听了林又华的讲解分析,一下子豁然开朗。

1与学员们在一起

1与学员们在一起

在固安上课,虽然孩子们的基础良莠不齐,但林又华一丝不苟,耐心启发。林又华带过的孩子,教完就能上台表演,她的教学成果赢得了校方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后来陆续有几位中专戏校准备艺术高考的孩子慕名而来找林又华补课。看过孩子们的基础之后,比照当年母校对自己的要求,林又华感到差距有些大。但她相信,不是孩子们条件不足,而是她们没有像自己当年那样幸运地遇到肯教、会教的好老师。

于是,林又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耐心启发。只要一有空,林又华就拉着孩子说戏对唱腔,从西皮导板到慢三眼,从反二黄慢板转原板,一个字一个字抠,一个音一个音纠正,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这样辅导了几个月,这些孩子全部顺利通过了大学京剧表演系的专业考试,他们十分感激林又华,想要特别重谢她,但被林又华低调拒绝了。

虽然在固安任教只有短短一年,但那是林又华做京剧教师的起始,也是她近20年公益之路的起点。

结缘一七一

2007年,在东城区教委的社区教育工作部署下,一七一中学与和平里社区合办的京剧青衣课程面向社会免费招生,正式聘请林又华担任教师。这样公益性质的课程,给任课老师只有象征性的一点补助。林又华并不在意报酬多少,只要学生需要,她就来教,在这里一教就是10年,至今仍每周上课。林又华的学生平均年龄70岁,年纪大的有80多岁。刚开始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学员还不多,只有五六个人,其中有几个还是林又华的票友。

在后来的老年学习展演上,林又华和学员用精彩的表演惊艳了许多来参观的观众,一七一中学的校长就趁热打铁,对来参观的观众说:“喜欢就来学习,我们热烈欢迎!”于是许多票友和观众都慕名而来。林又华秉持着“要么不教,要么教好”的信念,兢兢业业为每一位学员认真教授。她指导过的京剧爱好者达百人之多。学员中有古稀老人,有职工及高校学生,还有学员从外地专程来到北京参加学习。

几年前,有一位60多岁的退休女学员,体弱多病,精神不振。她参加京剧学习班之后,便对京剧着了迷。平时曲不离口,认真学习,如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她高兴地说:“学习京剧以后,我的身体大有好转,没有林又华就没有我的今天。”她用切身经历说明学京剧可以有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还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是八路军老战士,为新中国曾经九死一生,身上有数不清的弹片疤痕,也拄着拐杖来听林又华的课,学得特别认真。

林又华和学员们对京剧的执著与热爱感动了很多人,一七一中学为戏曲班提供了大力支持,提供新装修的房子给他们作教室。汇报演出时,周边社区的群众也被吸引了来,甚至还有附近小学的学生,这在无形中也启发了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

林又华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的,有许多甚至是零基础学习京剧。如何去教他们,以什么样的标准要求他们,是一个摆在林又华面前的问题。林又华决定取法其上,以专业的标准规范每一个学生。即便是学着玩玩,也不能随随便便、只学皮毛,还是应该精益求精。至少,她对自己的课堂是这样要求的。

林又华在一七一中学授课,推行签到制,每次授课,学员都需要正式签到,林又华认为要做就要做好,正规签到能更好地督促学员按时上课。而林又华自己更是十年如一日,无论严寒酷暑,依旧风雨无阻,认真备课,按时上课。

林又华每周五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为学员上两节课,教授学生“唱、念”相关的知识。可有学员反映还想多学习一些有关身段的知识,林又华就把授课时间延长到了11点半,10点半到11点专程为想学习身段的同学们讲解身段。

为保证老学员们一直有新内容学习,林又华在一七一所教剧目几乎每学期都不重样。每开一个新剧目,她都从头备课,仔细推敲唱腔和念白之后,才教给学生。林又华的敬业精神和对京剧的赤子之心也深深地感动了学员们,哪怕再忙再远,哪怕风雨兼程,学员们也会赶来按时上课。

林又华在一七一中学教授的剧目以梅派戏为主,据粗略统计,10年间林又华已教授过《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生死恨》《凤还巢》《宇宙锋》《洛神》《天女散花》《太真外传》《二进宫》《坐宫》《廉锦枫》《玉堂春》《西施》《谢瑶环》《柳荫记》《白蛇传》《审头刺汤》等剧目。

林又华不仅毫无保留地教戏,还为学员们争取登台演出实践的机会。2012年,在“首都市民学习成果展”上,林又华带领一七一的学员们表演了《贵妃醉酒》和一段原创京歌。2015年底,在一七一中学的礼堂,林又华带领学员向全区的100多名教师进行了一次汇报演出,让每位学员都有机会登台表演。每次演出后,学员们都很兴奋,演出增强了大家的信心,也让大家学戏更有动力了。

融会贯通去辅导

林又华的专业是青衣、花衫,所宗王派,后归梅派、张派。对待艺术,她虽然严谨,但不拘泥。她经常会借鉴其他流派、其他行当、其他剧种,甚至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化为我用。她的好朋友中不乏歌唱家、舞蹈家,艺术上的共同语言让他们走到一起,互相切磋;她的亲人中,有各个行当的京剧演员,有专业的琴师、鼓师。耳濡目染,博采众长,开阔了林又华的艺术观,也给她拓宽了教学范围。

一七一中学金帆童声合唱团,特意邀请了林又华教昆曲。都说“京昆不分家”,林又华也的确有这样的基本功。她先听了孩子们的演唱,发现主旋律和昆曲合不上。林又华认为艺术是相通的,就尝试将京剧的念白和立体声,与歌曲的发声方法融合,从吐字发音开始,带着同学们练习戏曲韵白,让大家注意字头、字腹、字尾,体会抑扬顿挫和归韵,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京剧和歌曲的完美融合,使这支队伍获得了童声合唱一等奖。参赛作品《鱼之乐》后来被北京科技大学改编,又邀请林又华指导,加入了表演的元素,也获得了大学组的一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舞蹈队的老师也慕名而来,想要学习京剧的神韵。京剧是含蓄的,而舞蹈是开放的,两者结合之后才能产生异样的美。林又华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将戏曲身段的神韵、内涵同舞蹈结合,她用京剧里的身段来给他们讲解舞蹈动作,用《贵妃醉酒》来为他们演示载歌载舞,结合扇子编了一套组合教给同学们,简单易学而内容丰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创新教学方式

林又华在教学的同时,为了保持戏感,依然会上台表演。七八年前,林又华的师弟开了平房大戏楼,是一家专门给旅游团演出的戏楼。林又华为了锻炼自己,同时也是支持师弟,在戏楼义务出演了十几场《穆桂英挂帅》《武家坡》《西施》《游龙戏凤》等知名戏曲的经典片段,一登台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这段演出经历,林又华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多提升。她一直坚持教学与演出结合,将在舞台上演出的经验总结运用于教学中,同时也把教学中摸索出来的规律呈现到舞台上。

现在戏曲院校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理论,实践部分就让同学们回去看录像、听录音自学。但是林又华坚信京剧是口传心授的一门技艺,仅仅是靠听录音、看录像是不可能领悟其奥妙的,更重要的在于老师对学生手把手地教授提点。因此在教学上,林又华采用京剧特有的教学方法——口传心授,唱念做相结合。

在教每段唱腔之前,她首先“说戏”,讲解剧情与词意,让学员对所学角色有个全面了解。教念同时,介绍唱与念的关系,以引起学员对念白的重视。达到唱得合情,念得合理,字清句明,声情并茂。教身段表演时,根据学员的不同条件,以京剧表演的“手眼身法步”为标准,对学员提出不同要求。

林又华一门心思地钻进了戏曲里,各流派风格不同的手眼身法和传统程式化的表演艺术她都能精准无误地表现出来。林又华给学员们讲戏,从梅派西皮唱腔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讲起,再到二黄唱腔的《生死恨》,一板一眼、一个胡琴演奏的小过门都反反复复对腔,详细讲解,不厌其烦。学员学习完一段时间后都觉得不仅自己的唱功有了提高,各流派的唱段也大致都熟悉掌握了,板眼尺寸也更准确了,真的是受益匪浅。

林又华因材施教、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事实证明是有效的。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小孩,9岁来找林又华。小孩本身天赋很高,也很热爱京剧。林又华是爱才惜才的人,本着为京剧传承培养接班人的初心,几乎是义务教学,带了小孩好几年。在林又华的悉心指导下,小孩在“国戏杯”上赢得了一等奖,并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中关村的一所知名高中。

随着“京剧进校园”计划的广泛落实,北京许多中小学开设了京剧课程。林又华受花园村小学邀请教授零基础的一、二年级小学生学习京剧。教小朋友可是个辛苦活儿。林又华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她顺应着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京剧,仅用了8节课,就让小朋友把一段《生死恨》的流水和身段记熟了,还表演得有模有样。

一七一中学有来自新加坡的交换生,学校派林又华教他们京剧。京剧是虚实结合的东西,讲究“唱念做打”。林又华认为要培养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提高对京剧的认识,仅仅只讲理论肯定不行,更何况是来自国外的孩子。于是林又华就教他们最基本的京剧的手势——兰花指和拳头,教他们最简单的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新加坡的学生学得十分开心,同时也收获不少。回到新加坡之后,同学问起他们什么是京剧,他们也能比划两个动作,唱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老师和家长们都十分赞赏林又华的教学方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林又华相信唯有与时俱进,国粹京剧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弘扬国粹,传承京剧”是林又华一生的信条。怀着对京剧的满腔热爱,总结舞台经验,创新授课方法,林又华一直在摸索和前进的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