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正能量

选择字号:

冯琬珍:一笔倾书合唱情

2018-07-20    来源:正能量

冯婉珍

冯婉珍
人物简介

冯琬珍,1932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中央乐团合唱团员。曾先后担任《北京音乐周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音乐报》特约通讯员、记者,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会刊《合唱艺术》主编。所写文稿多刊登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人民音乐》《瞭望周刊·海外版》《桥》《中华英才》等报刊杂志。被《北京音乐周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被《老年文化》评为优秀编委,中央乐团授予其30年以上团龄的“荣誉团员”证书,中国合唱协会授予其“中国合唱杰出贡献奖”奖牌,被文化部离退休人员中心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退休。

1989年3月28日《北京日报》在醒目的版位登出了一篇署名“学文”的短文——《路在你的脚下》。文章言简意赅地道出当时严肃音乐界的处境:“如今交响乐团虽已入春,却乍暖还寒:有的困难重重,不能参加演出;有的团乐器不全,演员各奔前程;有的开年就报上赤字几万,身陷囹圄,就连年纪最小的交响乐爱好者——北京少年宫也‘缺乏营养’,尝到经济困扰之苦。难,难,难,有人说交响乐团已进入低谷,有人说严肃音乐出现了危机,有人说交响乐热已经降温……”

文章作者,正是原中央乐团合唱团团员冯琬珍。当时首都举办“交响乐之春”大型交响音乐会后,交响乐再次跌入低谷,严肃音乐又陷入困境。音乐界的发展之路将向何方?难!难!难!她写这篇文章旨在通过“交响乐之春系列音乐会”激励各大乐团振兴中国的交响乐事业。冯琬珍的文章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时任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同志的支持下,北京合唱指挥学会(中国合唱协会前身)成立了。这个我国第一个专门为合唱而创建的群众组织,对今后国内合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冯琬珍就是这样一位为我国音乐事业奋笔疾书、摇旗呐喊而又默默奉献着的“笔杆子”。

担起传播的责任

20世纪50年代时,中央乐团团长李凌同志派冯琬珍在朝阳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采访团成员在公社的劳动情况,并整理成文,登载在刊物《音乐尖兵》中。这是冯琬珍创办的第一本杂志,而她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在中央乐团的30年间,冯琬珍随团走过国内外许多的地方,她一边参与演出,一边为乐团的演出工作撰写相应的报道文章,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各项工作做得精细而准确。后来由李凌同志推荐,她又成为了《北京音乐报》的特约通讯员。

她的文章,讯息准确,文字简练而生动,其报道信息来源多是当时的第一手资料。中央乐团属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演出单位,他们不仅要常常前往国外演出,同时还要与许多来中国演出的音乐家合作联袂演出,如卡拉扬、小泽征尔、皮里松、团伊玖磨等。在国家接待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时,乐团首先承担为其演出的任务……这些也都成为冯琬珍笔下的主要内容。她在演出回来后,连夜赶写文章,第二天一早就要亲自将稿子送往报社。

冯琬珍不仅撰写宣传、报道文章,同时国内外指挥家、音乐家的专业理论也是她十分重视的写作内容。一些蜚声国内外的指挥家、音乐家不仅会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还常常抽出宝贵时间与演员们十分友好地交探演奏、合唱艺术方面的知识,并对乐团今后发展提出诚恳的建议。而这往往又会成为冯琬珍热切关注、奋笔疾书的好素材。这些事件在今天看来同样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30余年来,从新闻报道到工作总结,再到专业的乐评文章,冯琬珍用文字将中央乐团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音乐的发展,忠实地记录了下来。这些稿件串联起来就组成了中央乐团,甚至中国交响乐、合唱艺术事业发展的足迹。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文字早已融入历史的长河,成为了连接现在与过去的一条纽带。

1,交响乐爱好者学会

1,交响乐爱好者学会

为大师谱写文字交响曲

冯琬珍十分庆幸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严良堃、秋里、胡德风、聂中明、李德伦、唐江、瞿希贤等音乐大师的指导,冯琬珍与他们亦师亦友,有着深厚的情谊。几十年来,冯琬珍一次又一次将他们的言谈写成了动人的文字,对于一些音乐作品,她都予以艺术上的介绍和分析,并给出独到的见解。冯琬珍以尊重艺术为前提,她认为自己写的文章应该是读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桥梁,要把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广出去,把优秀的艺术思想传播出去,让人民大众学会欣赏、懂得欣赏,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为此她写了《严良堃传略》,为秋里、聂中明等音乐大师也都写了文章,记下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指挥艺术。在为聂中明所写的“用心浇灌合唱事业”一文中,她这样写道:“聂中明的一生,是对合唱事业、合唱艺术执著追求的一生,从50年代在中国广播合唱团,到1986年在中国合唱协会工作,只要是合唱节发生的事都令他魂牵梦萦,他要求我们要办好中国童声合唱节,认为合唱的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并身体力行地到一些童声合唱团去辅导、训练。”

分文不取为合唱

1982年,第一届“北京合唱节”开幕,冯琬珍负责宣传,并参与策划工作,主持创办《北京合唱节》会刊。同年北京合唱指挥学会成立,当时冯琬珍不仅要撰写新闻报道,还要做相关采访,因此家中的稿子日复一日地堆积了起来。那时冯琬珍还住在和平西街的老房子里,李凌、严良堃,秋里等老同志也都住在那附近,冯琬珍的家就成了协会名副其实的办公室。学会正式成立后,乐团几位优秀的指挥家虽已名声大噪,但在处理学会的具体事宜上却多仰仗于冯琬珍。她见识广、点子多,总能有合理的建议,而她的家则理所应当地变成了大家的会商室。大家说着,冯琬珍记着,有的需要写新闻报道交予报社刊登,有的则需要起草成相关文件交予文化部下属的群众文化司。

学会成立之初严重缺乏资金,且没有举办活动的权利。后来多番协商之下,学会更名为中国合唱协会,并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由协会举办的民歌合唱节、中国合唱节、中国童声合唱节是国内从来没有过的活动。协会创办之初,全国合唱团为数不多,业余的合唱团体更是屈指可数。尽管如此,合唱协会的指挥家们却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内合唱事业一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为此冯琬珍专门写了文章,鼓励各地积极建立起属于当地专业和业余的合唱团。而当年的几个老指挥更是身体力行,亲自到各地游说,协助各地尽快成立当地的合唱组织。如今祖国的合唱事业蓬勃开花,是与他们当年的努力分不开的。

协会的领导同志委派冯琬珍担任负责宣传的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并负责创办了协会会刊《合唱艺术》,即中国第一份报道、评论、传播合唱知识的音乐杂志,也是一本具有时代性的杂志。创办初期冯琬珍常常一个人设计封面版式、组稿、改稿、写稿、校对,同时还要盯在印刷厂,就连她画画的爱好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由于协会是民间团体,每个会员每年10块钱的会费就成了会刊的印刷费。为了节省办公开销,他们曾经在简易的如破瓦寒窑的棚子里工作过,也曾在狭窄的资料室中待过。后来冯琬珍的家便成了会刊的编辑部,一摞一摞的稿子摆放在桌子上,令前来约稿的记者都不禁感叹万分。冯琬珍的爱人邓宗安(原中央乐团交响乐队中提琴演奏员)十分支持她的工作,将自己教学攒下来的几千块钱悉数拿出来,在家中安装了一部电话,以方便冯琬珍与协会成员交流工作。

随着协会举办活动的增加,冯琬珍常与同志们奔走于全国各地。会刊通常一年出两期,一般以协会举办的活动为中心,用文字报道合唱节的盛况以及在活动中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和优秀团队,也会请知名指挥家写一些学术性的论文。除此之外,协会每年的年会工作报告、工作自查报告等文件也是由冯琬珍撰写的。秋里、聂中明等指挥家欣喜地称赞她为“协会的一支笔”,冯琬珍以这一支笔担起了协会大大小小的文字工作。

后来《劳动报》的记者赵文,同样也是一位合唱爱好者,见冯老师一个人又是写稿,又是组稿,非常辛苦,便热情、主动将组稿、校对的任务接了过来。而包括赵文在内,多年来为协会奔波忙碌的他们却没有从协会领取过一分钱的报酬。曾有记者问冯琬珍在协会工作有没有报酬,冯琬珍说:“并不是我不喜欢钱,我也想富有。我在家中是主妇,钱少,我知道节俭过日子。在协会里我也是主妇,协会没有钱,我心里很清楚,包括秋里、孟召林、孙志芬等这些为合唱事业的发展四处奔走的老艺术家,也没有报酬。”

此外,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成立的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其会刊的编纂工作也是由冯琬珍承担的。作为乐团中的一员,冯琬珍衷心希望交响乐以及合唱艺术能蓬勃发展起来。她之所以在这个领域内选择从事文字工作,是因为她觉得我们音乐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人去记录、整理,而这些工作还鲜有人做。她认为一个被人需要的人,就是个幸福的人。

多年来,冯琬珍十分珍惜中央乐团的图文资料,有人需要她便热情地提供。如今,85岁的她依然在为大家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今天是新闻,明天是回忆,后天是历史!这位中央交响乐团的老合唱团员用一页又一页的文字,串联起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为合唱钟情,倾一生至诚!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