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郑小瑛:做公益,八十岁正当年

2018-02-05    来源:

做公益,八十岁正当年

 


 


人物简介

郑小瑛,192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爱乐女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办人之一,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原主任。

1978年以来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还曾与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十多个交响乐队合作。她指挥的歌剧如《第一百个新娘》《草原之歌》《卡门》《阿依古丽》及欧洲歌剧合唱精粹,与第34届帕格尼尼比赛获第一名的吕思清合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些中国交响乐作品和歌剧,已被制成唱片磁带,发行于国内外。1991年离休。

“三十岁挥红领巾,五十岁排茶花女,六十岁组爱乐女,七十岁组爱乐团,八十岁诞志喜”,2009年,著名作曲家、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鲍元恺挥毫写下这幅字,赠予刚刚在舞台指挥完《土楼回响》的郑小瑛,以庆祝她即将到来的80岁生日。的确,郑小瑛的人生用“春兰秋菊不同时”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她一生都在为追求心中的艺术而变换角色。回首她的公益之路可谓风雨兼程,从“爱乐女”到厦门爱乐乐团,从沿海到内陆,从国内到国际,近30年的时光,她从未停止过脚步。或许对于郑小瑛来说,8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乐于奉献的“爱乐女”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行通俗音乐涌入内地,严肃音乐被冲击得近乎萧条。郑小瑛和同行谈论现状,认为应当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优秀的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妙,丰富广大群众的视听感受。

当时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邀约一批热爱音乐事业、可以不计报酬的志愿者,带上自己的乐器和演出服,组建一个旨在为青少年普及交响乐知识,实践“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理想的室内乐团,义务地把美好的音乐送到学校里去。在郑小瑛的邀约和号召组建下,“爱乐女”室内乐团就诞生了。这个乐团不占国家编制,一切经费全靠自筹,既不发工资,也不评定职称,更不会分房子。唯一支撑她们的,就是对音乐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使命感。

在郑小瑛的号召下,几年来先后有80多位来自首都20多个单位的音乐家参加过“爱乐女”的活动。她们齐心协力,没有经费就自己掏腰包。最初买谱架、印乐谱、登广告和租用剧场的费用,仅靠郑小瑛卖了女儿大提琴的几百元和另一位老师的捐赠。


1990年3月10日,在克服了开办初期的重重困难之后,“爱乐女”室内乐团终于在海淀剧院举行了首演音乐会。在乐团成立的7年时间里,他们一共演出了近300场,到过70多所大中学校和厂矿、农村,听众约23万人。

乐团到学校、厂矿演出从不计报酬,有时演出场地冬天没有暖气,大家就吃一盒冷饭,穿上单薄的演出服,冻得直发抖,但跺跺脚、搓搓手就上场了。到大学里演出时,同学们经常提前半小时占座,过道上、门外都挤满了来听演出的观众。

但掌声和鲜花背后的艰辛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团里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直到得到了一些社会赞助,有了一些积累,才发给每个人一次20块钱的交通费和餐费补贴。即使条件如此艰苦,年逾花甲的郑小瑛也是照样顶着北风、蹬着自行车赶去集合地点排练,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兢兢业业、准时准点。

1991年9月,郑小瑛向歌剧院领导递交了离休报告,很快便得到批准。她并不是为了要休息,而是要利用自己接下来的生命,多做一些实事。离开歌剧院后,更能全心全意地投入“爱乐女”室内乐团。

作为指挥,郑小瑛深知作曲家和乐团的依存关系,只要作曲家提供总谱,乐团都愿意试奏,效果不理想时,作曲家修改多少遍,大家就试奏多少遍,力求为观众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

1993年初,“爱乐女”室内乐团接受了文化部交流项目的任务,代表中国赴西欧巡回演出。郑小瑛为此仔细挑选了三套富有中国特色的名曲精品,并认真反复排练,力求精益求精。演出大获成功,“爱乐女”室内乐团名扬西欧。1994年更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爱乐女交响乐团”,在第四届联合国妇女大会上精彩亮相,为国争光,获得了大会的特殊嘉奖。

1996年8月24日,郑小瑛在北京音乐厅指挥“爱乐女”乐团暑期系列音乐会最后一场“从民歌到交响乐”之后,她面带微笑地向满场观众宣布了乐团在走过七年风雨历程后,由于志愿者团体的体制问题而不得不解散的消息。尽管不舍,这段旅程却结束了。

重生之旅“厦门爱乐”

不幸的是,1997年秋末,郑小瑛就被查出了患有直肠癌。她经历了种种煎熬化疗和恢复,花了一年才战胜病魔,重回舞台。

在痊愈后不久,郑小瑛就应厦门领导之邀,创建了厦门爱乐乐团,并于1998年9月9日在鼓浪屿举行了建团首演。厦门爱乐乐团属于“公办民助”,郑小瑛也只有一点低于社会行情的劳务收入。作为乐团艺术总监,郑小瑛推动创建了全新的乐团体制,工资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同时还从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每一位成员,努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她提出了要“按艺术规律建团”,指出乐团要以提高演奏者基本素质和培养听众为中心,让乐团实行国际上通行的音乐季制度,预先向社会承诺公布每个音乐季的演出计划,演奏丰富多样的音乐,来提高演奏者水平和丰富人民的艺术生活。

在郑小瑛在领导下,厦门爱乐乐团不仅扎根厦门,为厦门服务,而且面向全国,努力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更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闽厦,了解中国。为了促进两岸交流,“厦门爱乐”还有过两次台湾行,旨在搭架两岸音乐之桥。

在厦门,厦门爱乐乐团以发展和普及交响乐为宗旨,面向大众,播撒经典音乐的种子,力求“阳春白雪、和者日众”。在郑小瑛的带领下,他们坚持每周举办“周末交响”音乐会,连非典期间都只停播了一周。为了庆祝厦门海沧大桥通车,爱乐乐团在盛典上演奏,赢得了一致好评。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时,郑小瑛又带领大家,将曾经在首都年轻人中风靡的《毛主席诗词交响组歌》展现在了厦门人民面前。

为了培养未来的听众,郑小瑛从大学生入手,开展青少年欣赏活动。在厦门爱乐乐团首演第二天,郑小瑛就带着乐团到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举行了两场免费的音乐会,还认真地向大家介绍了音乐厅的礼仪和一些曲目的作曲背景。爱乐乐团建立,郑小瑛也很重视对少年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乐团每年儿童节和暑假都要为小学生们举办专场交响乐欣赏会。

郑小瑛一直把推广介绍中国交响乐作品视为发展中国交响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中国指挥家不可推卸的使命。在领导爱乐乐团时,她不仅热情扶植青年作曲家的作品,还努力策划和推动中国交响乐作品。2000年,“厦门爱乐”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名为“中华魂,八闽情”的、完全以福建题材为内容的交响乐作品。

由郑小瑛策划、刘湲创作的《土楼回响》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交响诗篇唯一金奖。2002年12月,郑小瑛率团西进,为重庆、西安的人民介绍整篇的《土楼回响》。在2003年,郑小瑛带领着清一色的中国题材原创交响乐作品,率领全团参加了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三峡总工程师的邀约下,郑小瑛邀请刘湲创作了我国第一部以长江三峡为主题形象的大型交响乐作品——《三峡回响》,并于2005年12月13日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在21世纪到来之际,在郑小瑛率领下日渐成熟的厦门爱乐乐团开始了新的征程,翻开了走向世界的篇章。2002年春末,厦门爱乐乐团应厦门友好城市日本佐士堡之邀,参加了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及佐士堡建市100周年的庆典,郑小瑛指挥演奏了《边塞音画》和《土楼回响》,载誉而归。之后,郑小瑛应美国威斯理安大学的邀请,参加了“中国当代音乐和西方音乐之间相互影响的音乐节”,演奏了《土楼回响》,赢得了满堂赞誉。


停不下的脚步

郑小瑛身体力行地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1995年9月,郑小瑛曾跟随一批著名指挥家率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一行200余人赴台演出,乐团在台北、台中、高雄演出了三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2002年4月,郑小瑛第二次赴台,并与台湾交响乐团合作,分别在中部地区的三个县、市举行了交响音乐会,演出了少数民族音乐题材的《边塞音画》,获得了盛赞。2004年暑假,应金门音乐协会之邀,郑小瑛亲自组成了由乐团各声部长和骨干参与的教学团,制定教学计划、选定曲目、准备乐谱,还给大家准备了指挥法的基础培训。

郑小瑛在厦门工学院的支持下创办了“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整理上演了施光南的歌剧《紫藤花》(即《伤逝》),在福建首次以中文推出了意大利歌剧《茶花女》,并双双在第一届中国歌剧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奖。首演了黄安伦大歌剧《岳飞》的音乐会版,指挥了莫凡的大歌剧《土楼》和《卡门》等共50多场。应邀举办各种音乐讲座90多次,参加了国内外音乐活动70多次,并接受CCTV、凤凰卫视等媒体专栏采访10余次。

作为厦门大学的客座教授,郑小瑛还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一位合唱指挥硕士郭伟,去年荣获圣彼得堡国际音乐比赛合唱指挥第一名;一位乐队指挥硕士高嵩,已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七位国家首批在职研究生——艺术硕士(MFA);并在厦门爱乐乐团带出了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生陈冰;举办了四期“指挥法大师班”,培训过来自全国的数十名青年指挥学子。而这些几乎都是义务的。

郑小瑛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厦门爱乐乐团获得了民政部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被评为全国5A级民间文化社团单位。郑小瑛本人更是荣誉等身,荣获福建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20多项荣誉称号,还被聘为厦门市文联名誉主席。

舆论曾评述:“厦门爱乐乐团以惊人的速度在欧洲经典乐章里纵横驰骋”“每一场音乐会给人带来的喜悦远不是文字能够形容的,而且它是由一位无可争辩的指挥家带领的”“可以同音乐媲美的,是郑老师对作品的介绍和她光辉四射的人格魅力”……而88岁的郑小瑛心里清楚,自己的人生犹如一部交响曲,她要尽全力让这乐音更雄浑有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