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正能量

选择字号:

草原女儿写就的热爱

2018-02-22    来源:正能量

莫德格玛

莫德格玛

人物简介

莫德格玛,1941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察右后旗。原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原东方歌舞团民族舞蹈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江格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国际蒙古学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盅碗舞》《嘎达梅林夫人》《富饶的内蒙古》等。独舞《绿洲的微笑》获文化部“国庆50周年”创作一等奖和朝鲜平壤“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舞蹈比赛创作金质奖。出版过多部蒙古舞蹈理论著作,其中《蒙古部族舞蹈之发展》获民族图书全国一等奖。2008年退休。】

九月的北京天高云淡、空气微凉,正是老年人外出赏景的好时节,而对于年近80的舞蹈家莫德格玛来说,最好的风景莫过于她眼前的书稿。她时而停下来低头沉思,时而在草稿纸上圈圈画画,眼神中流露出睿智的光芒。从舞台表演艺术转向舞蹈理论研究,退休后的莫德格玛仍然在与“舞蹈”为伴。

1



求索蒙古舞蹈美学

在莫德格玛的书房中,存放着许多舞蹈理论资料,而她也已出版了多部有关蒙古舞的著作。《蒙古舞蹈美学鉴赏汉蒙双解辞典》《蒙古舞蹈文化》《蒙古舞蹈学概论》《蒙古部族舞蹈之发展》,还有那一本一本用纯粹的蒙文记录下来的笔记。从成为东方歌舞团的一名独舞演员开始,这些资料装载了她太多太多的回忆,它们同样也是她淡出舞台后老有所为的见证。

当年的东方红大歌舞,她作为蒙古族舞的领舞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舞蹈既带有蒙古族醇厚粗犷的特点,又能体现出蒙汉文化的交融。莫德格玛有那么深切的草原生活体验,她总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表现出来,而舞蹈可谓承载了她的热爱和梦想,退休后她书写文字又成为了她心愿和抱负的表达。

写书的愿望与莫德格玛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这位蒙古族女子在阅读中不仅学会了更多的汉语,还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也越来越懂得了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她始终感觉自己的肩头扛有一种使命,那就是让民族交融,把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开来。

作为将《盅碗舞》带到全世界的蒙古族舞蹈家,莫德格玛长期以来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不断地磨炼,淡出舞台后,她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将舞蹈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用文字记录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式,但舞蹈演员想要转型作为一名撰稿者,显然难度极大。莫德格玛虽粗通文墨,但伏案写作时她才意识到将舞台表演艺术凝结成文字简直是一项莫大的考验。

为编创一套系统的蒙古舞蹈训练教材,她查阅大量科学资料,并苦心钻研《人体解剖学》等著作,如医师般仔细探究其内涵,并联系蒙古舞的各种动作、姿势、规律和特点,编写出一套具备较高水准的《蒙古舞蹈部位法》。这部凝结了莫德格玛几十年艺术创作心血和结晶的著作,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肯定。

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莫德格玛深切体会到急需充实知识的紧迫感,她要求自己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在舞蹈动作和专业技巧范畴之内,她要跨出熟悉的艺术环境,向德高望重的学界人士请教。通过与德国古学权威瓦·海希西教授和蒙古国的普·好尔劳院士等学者的接触,莫德格玛的视野大开,受启发颇深。

其间她除翻阅大量舞蹈理论书籍之外,便每天坚持书稿的写作,从一天寥寥几百字到一大段的论述,再到洋洋洒洒地铺开写作,她越来越停不下手中的笔了。莫德格玛使用电脑多年,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习惯将鼠标放置在键盘的左边,练就了右手操作键盘、左手运用鼠标的本领。

为完成《蒙古舞蹈美学鉴赏汉蒙双解辞典》的创作,莫德格玛在4年间11次从北京(9次是个人,2次为有同行者陪伴)赴内蒙古偏僻的边远地区,历经种种艰难,边演出边进行田野调查,考证了蒙古舞蹈动作名词术语与生活习俗相关的舞蹈元素。她大量阅读了东方学及蒙古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坚持要从一个舞蹈演员的视角去研究蒙古史实及诗歌,研究它们与蒙古舞蹈同根同源的文化共性。她还留心总结自己获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原因,在理论上考证自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前往蒙古国进行舞蹈交流时,她将外蒙文写成的舞蹈理论全部翻译成了中文,并通过仔细的阅读研究,辨别出了哪些理论更适合舞蹈家进行创作。能同时理解外蒙文、蒙文、中文的人简直凤毛麟角,起初她捧着一本外蒙文的书时,还有人质疑她是否能看得懂,而当她将自己编译的双语舞蹈著作拿出来时,心存质疑的人也不禁对她肃然起敬。

她所创编的《蒙古舞蹈部位法》教学法,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蒙古舞蹈的动作,结合亲身实践,系统地提出了蒙古舞蹈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而《蒙古舞蹈美学概论》则站在舞蹈艺术家的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对蒙古族文化传统与发展做了深入思考,在蒙古族文化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舞蹈美学鉴赏汉蒙双解辞典》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其中的每一个名词术语,皆是蒙古舞蹈中最重要的、最经常使用的词汇,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辞典中莫德格玛从基本词汇出发,对蒙古族的文化特征也进行了深入解析。

功夫不负有心人,莫德格玛的这些理论建树,也得到了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的高度关注。

撰写《当代蒙古舞蹈史实与史论》

在研究过程中,莫德格玛发现蒙古舞蹈历史缺乏一定的完整性,除了著名人士,还有些默默无闻为蒙古舞蹈做出贡献的人并未载入任何一本史册,且有的真相多被扭曲,以致当代蒙古舞蹈的发展进程无法真实还原。这使得莫德格玛萌生了要写《当代蒙古舞蹈史实与史论》这本书的想法。

莫德格玛从当代蒙古舞蹈中涌现出的重要人物和作品入手撰写当代蒙古舞蹈史实。她遍阅记载当代蒙古舞蹈史实与历史人物功绩的书籍,从历史遗留琐事中,整理蒙古舞蹈史实要点。为此,她多次飞抵呼和浩特采访那些仍健在的老一辈历史见证者,理清蒙古舞蹈史实的是非曲直,回到北京后又不厌其烦地和他们通过长途电话数次畅聊,不断追求史料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在《当代蒙古舞蹈史实与史论》的写作过程中,莫德格玛遇到了外界的讽刺与挖苦,质疑声此起彼伏。但她顶住压力,依然专注于写作,她于小心翼翼之间,写就了70多万字的书稿,至今仍未封稿。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杰出成就渗透着民族的风骨神韵,它一次次撞击着莫德格玛的心灵,这让她对蒙古族舞蹈充盈着自信与骄傲。她希望这本《当代蒙古舞蹈史实与史论》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思考,舞者要从民族出发深刻反省,在挫折深渊中醒悟、奋斗、追求更高的智慧。

不忘东方歌舞团

莫德格玛从未忘记过东方歌舞团这个大家庭。42载春秋,从表演蒙古舞蹈到研究蒙古舞蹈艺术,她与东方歌舞团的感情是毋庸多言的。

2009年,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中国资深舞蹈艺术家张均病重,莫德格玛惋惜担忧之时,也被这些艺术家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着。她觉得,这些建团元老都曾以深厚的功底、不凡的成绩创立了东方歌舞艺术的空前盛况,如果把他们这40余年的跌宕起伏写入书中,作为珍贵史料留给后人,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于是莫德格玛策划了《东方歌舞团艺术家的成长》系列丛书,目的就是纪录东方歌舞团艺术家们的成长历程和艺术成就。为确保史料的正确性,她追踪了艺术家们从前的相关资料,再实地与这些艺术家采访交流,结合史料将口述语言敲打成文字,再与其逐一核准。

时年已70多岁的莫德格玛写作热情极高,常常写着写着便已到了后半夜。回顾往事,感悟多彩跌宕的人生,重温东方歌舞团49年坎坷而又辉煌的历程,莫德格玛让所有“东方人”感慨万分!2011年系列丛书之《张均篇》问世,病榻上的张均眼望此书,激动得热泪盈眶。挚友王昆在序中说道:“她想做成的事总能坚持做下去!凭着这股韧劲,《东方歌舞团艺术家的成长》系列丛书将成为中国歌舞史上‘永恒的记忆’!”

莫德格玛行走在舞蹈研究的广阔天地里,把对舞蹈和写作的热爱尽情挥洒,绽放出了熠熠光辉。中央电视台一位主持人曾采访过莫德格玛,并对她有过这样一段评价:“她的成功源自热爱,对职业的热爱,对朋友的热爱,对身边事的热爱,对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的热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